“校园农场”播撒劳动教育新希望
【资料图】
——滑县第二高级中学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综述
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作
□本报记者 王 浩 文/图
在种植园里种下水果、蔬菜、花卉;在采摘园里采摘桑葚等水果;从培土到灌溉、采摘,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生长规律、种植方式、生长周期……近日,滑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学生在劳技课堂上,撸起袖子、蹲在地头,变身“小农夫”学种植。
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近年,滑县第二高级中学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间地头,让劳动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变身“小农夫”
深耕“责任田”
7月5日,在滑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内,一个个身影穿梭在菜园里,他们除草、培土、施肥,挥汗如雨。
放眼望去,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内,有的学生在平整土地,有的学生在为蔬菜浇水,在农业专家和指导老师的讲解示范下,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高二(13)班学生杨佳姝激动地说:“我们种植的麦子前段时间已经丰收了!通过劳动,我了解了农作物应该如何种植、管理,明白了植物的生长条件、生长过程,在种植过程中身心得到放松、缓解,可以更好地投入学习。”
滑县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刘晓冰告诉记者,目前校内有三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一个家禽养殖基地,校外有滑县道口画宝刚烧鸡有限责任公司和城关镇桑葚田两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记者了解到,该校校内的三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主要用于种植蔬菜、水果和花卉,该校每个班级都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有一席之地,并挂设班级、责任标牌。学生可利用劳技课时间在“责任田”里一边劳作,一边观察、记录。在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动故事、观摩精湛技艺等方式,领悟劳动最光荣的质朴道理。
课堂搬进田间
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这一边的生物课堂上,老师刚讲完植物的光合作用、种子的萌发等知识点,学生转身就进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观察种植的花卉,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点,加深印象。
另一边的地理课堂上,老师根据校园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蔬菜、花卉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为学生拓展课外知识,讲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认真观察植物、触摸绿叶,在泥土的芬芳中收获知识……在学生的眼中,这一切新奇而有趣。
“劳动不是让学生凑热闹,而是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方式,让学生领悟和体味劳动光荣、劳动幸福、劳动快乐的道理。”刘晓冰说。因此,滑县第二高级中学始终坚持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为此,该校制订了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相关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研究、精心策划,开设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将课堂教学和种植实践相结合,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载体,以自然为教材,积极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择菜、洗菜、摆放餐具、清理餐盘,从种菜到端菜上桌,学生见证了蔬菜的“一生”,也懂得了劳动的艰辛。该校团委在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岗位培训”后,组织学生在校园食堂开展“餐厅帮厨”活动,在餐厅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洗菜、摆放餐具、打饭盛汤、清理餐盘等工作,使学生充分了解劳动的意义。该校还通过召开劳动教育主题班会、举行国旗下的演讲等,让学生分享心得体会,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劳动让我意识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我以后一定会更努力学习,不负父母的期许。”高一(2)班学生李想深有感触地说。
“许多学生逐渐养成了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对班级工作的责任心也增强了。”“学生懂得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逐步养成了尊重别人劳动成果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各科老师发现,劳动教育给学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变化。
以劳育德,以劳增智,“校园农场”播撒劳动教育新希望,如一缕阳光照亮了学生的成长道路,丰盈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滑县第二高级中学将继续深入探索、开发劳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样态,展示劳动教育新成果。引导学生在辛勤耕耘中提升劳动技能,在努力付出中收获劳动成果,启迪学生向上生长、向阳成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