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微波炉市场已趋于饱和,刀光剑影般的竞争残酷而激烈。
日前,“微波炉一哥”格兰仕的全资子公司广东创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创扬投资)想收购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40%的股权遇挫,创扬投资实名举报云赛智联(600602.SH)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扬子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扬子江公司)涉嫌低价转让上市公司资产,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创扬投资在资料中称,在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40%股权转让过程中,转让方扬子江公司恶意排除举报人和其他受让方参与受让,意在使合资公司外方股东成为唯一受让方。
(相关资料图)
据财联社、第一财经等报道,云赛智联投资规划总监曹士海否认格兰仕子公司的相关指控,相关情况说明资料已经提交给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曹士海还表示,云赛智联将就此事尽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收购未果反手举报
公开资料显示,广东创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法定代表人为梁昭贤,唯一股东为广东格兰仕集团。而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法人为翁峻青,第一大股东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持股60%,而第二大股东为云赛智联旗下的扬子江公司,持股40%。
云赛智联是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是一家以云计算与大数据、行业解决方案及智能化产品为核心业务的专业化信息技术服务企业。1987年1月,公司作为首家试行股份制的国有企业向社会发行股票,是国内最早上市的“老八股”之一。
格兰仕全资子公司实名举报云赛智联的原因是,2023年4月11日,扬子江公司所持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40%股权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下称上海联交所)挂牌公开转让,信息披露期间为2023年4月11日至2023年5月9日。受让方资格条件为,一是依法设立且存续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二是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三是有良好商业信用;四是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五是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条件;六是老股东不受上述资格条件限制。
图片来源:松下电器官网
创扬投资2023年5月9日向上海联交所提交意向受让申请材料。提交申请的还有其他两个主体,分别为佛山明庆格物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明庆公司,企查查显示其法定代表人为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和松下电器。
5月29日,创扬投资收到转让方扬子江公司及其批准单位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云赛智联的控股股东)回复:受让资格不予确认。其理由在于,二者认为《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合资合同》约定了同业竞争限制条款,因创扬投资的关联方及实际控制人从事与合资公司相同或相近的业务,不符合同业竞争限制条件。
创扬投资认为,目前由于创扬投资和明庆公司被扬子江公司以同样的理由否认了受让方资格,使得上海松下微波炉合资公司外方股东成为转让股权的唯一意向受让方,可能让松下电器在没有其他主体参与竞争的情况下低价获得40%股权。所以,创扬投资2023年6月13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实名举报函。
据财联社报道,云赛智联投资规划总监曹士海否认格兰仕子公司的相关指控,相关情况说明资料已经提交给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另据第一财经报道,曹士海还表示,云赛智联将就此事尽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
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15日,松下中国方面表示,关于媒体所称格兰仕子公司向相关部门举报扬子江涉嫌低价转让上市公司资产的事宜,松下中国认为本次交易属于公开挂牌交易,全过程都是基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证券监督管理相关规定以及流程推进,不存在涉嫌低价转让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资产的情形,相信相关部门会做出正确判断。
云赛智联股价近日上涨明显,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35.8%。截至6月15日收盘,该股上涨5.79%,最新市值195亿元。
微波炉销量下滑
最近几年来,受到年轻消费者喜好的变化,以空气炸锅、蒸烤一体机为代表的厨房小家电快速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抢夺了原本属于微波炉的市场份额。据奥维云网统计,2022年国内市场台式单功能微波炉线上销售额38.95亿元,同比下降近7%;线下销售额3.87亿元,同比下降接近24%。
奥维云网的数据还显示,2023年截至5月31日,中国国内台式单功能微波炉的线上销售额13.51亿元,同比减少19.67%;线下销售额1.6亿元,同比减少7.23%。
但是在面向欧美的出口市场上,微波炉仍占据中国企业不少的业务量。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微波炉出口34.3亿美元,下滑近10%。作为参照,2018年我国微波炉的出口金额约为29亿美元,2021年则接近40亿美元。
据第一财经报道,松下正加大在中国的投资,2022-2024年的3年内将投入超过500亿日元,新建或扩建10座以上家电及空调设备工厂。格兰仕今年也想扩张微波炉业务,今年3月底发布了第二代预制菜微波炉及预制菜“无人零售+智能烹饪”一体化解决方案。
而微波炉一直是格兰仕的优势品类,若能参股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有望进一步扩大其在该品类的布局。
(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卢祥勇 杜波
校对|孙志成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财联社